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4月24日,四川省达州市大春生产暨粮油高产攻关现场观摩活动举行,达州市委副书记、达州高新区工委书记熊隆东带队深入达川区万家镇、大树镇,交流学习达川区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经营模式、典型案例,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及高产攻关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熊隆东带队深入达川区观摩交流
【资料图】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和国家商品粮基地。截至2022年,达州市的粮食产量,已连续十年夺得四川省的“冠军”。那么,此次活动的观摩现场,为何设在达川区?达川区有哪些经验值得全市借鉴?封面新闻记者跟着观摩队伍一起,进行了实地探访。
无人机淹水直播
生产效率相当于160个人工
达川区万家镇迎风村,一个叫“邓家坝”的地方,几台大型农用无人机正在秧田上方缓慢飞行。无人机装载着优质稻谷种子,在“飞手”的遥控操作下,均匀地将谷种撒在秧田里,不到3分钟,4亩多的秧田便播种完毕。
万家镇迎风村的水稻无人机淹水直播
这是迎风村“水稻无人机淹水直播”现场。“我们用这种无人机播种,生产效率相当于160个人工。”现场专家介绍,水稻淹水直播,是达川区与重庆市农科院开展技术合作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是播种、发芽、出苗在水面下完成的一种水稻直播方式。这种技术,比传统的育插秧技术节本增效350元/亩,比机插秧技术节本增效250元/亩。
迎风村的粮食生产基地还展示了水稻机育秧及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基地周边道路沿线,随处可见机插、机耕、机育场景,农业机械在当地已被广泛应用到春耕生产中。
万家镇村民操作半自动化农机插秧
与此同时,万家镇五洞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不仅有无人机喷洒水肥,还有智能化灌溉、田间气象、土壤肥料监测和植保远程监测等众多现代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引来观摩队伍阵阵赞叹。
万家镇五洞村的现代农业智能化设备
据达川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开展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出动耕作机、播种机等4360台次,全区耕种机械化率达72.7%以上。目前,达川区播栽进度为水稻10.3万亩、玉米23.6万亩、大豆3万亩,预计5月20日前可全面完成89万亩大春播栽任务、超出市级下达任务的3.5%,将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达川区栽种的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品种
近年来,达川区大力推广“农业发展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引进好味稻、四川腾华鑫等企业,探索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提升土地利用率,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今年,达川区将持续擦亮“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金字招牌,确保全区粮食播面达100万亩以上、产量达41万吨以上。
突出园区抓手
智能化技术为粮油高产赋能
“让想种田的人会种田,让会种田的人能赚钱。”在达川区大树镇草新社区的大春生产现场,达州市达川区好味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出的标语十分醒目。这家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1.5万亩,配备大中型农机60余台(套),农机手52名,种植能手62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万余人。
达川区大树镇优质稻谷生产基地一角
这家公司指导成立的达州好味稻专业合作社,由 “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李相德于2022年发起成立,注册资本300万元。专合社主要采取“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供苗、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分片管理)和开展耕、播、收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打造服务优、标准高、品牌响、成本低、能赚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达州好味稻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是达川区“南大万”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以来,达川区通过引进好味稻、绿珍米业等企业,已投资10.3亿元,高位打造“南大万”现代粮油、石峡子灌区粮经复合两个10万亩现代粮油园区,及“双石”现代粮油、山地种养循环品质农业两个5万亩现代粮油园区,带动粮食生产扩面提质。
科技赋能,是粮油高产攻关的关键。为此 ,达川区引进了省、市、区专家指导和技术人员,推广优选品种、适配行比、拌种壮苗、缩株保密、机播机收、降高控旺、绿色防控等技术。同时,通过智能化灌溉和智能化监测系统,以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平台运用,助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获得高产。
今年开春以来,达川区紧扣“全市粮食产量夺取全省‘十一连冠’”奋斗目标,抢抓农时、大战春耕。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测算,今年,在专家团队和智能化技术的赋能下,该区采取大豆玉米“双高产”栽培,将实现玉米亩产量550公斤、大豆亩产量110公斤以上,并带动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5万亩,增收玉米225万公斤、大豆90万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