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通过携手、协作、破浪、破圈,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力,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经济带龙头,更在生态保护和治理上带好头,使绿色发展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鲜明标识。最令人欣喜的是,在环境共保之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保共治驶入快车道,2022年重度及以上污染日同比下降50%以上,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只此青绿”让长三角人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苏皖共治,守护一江清水
(资料图片)
大江奔流,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串联成一体,共饮一江水。特别是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与安徽省的马鞍山市、滁州市四地沿江相连。
初夏,沿南京鼓楼区江边路漫步,一侧的江面上,碧水荡漾着微波,十几头黑灰色的江豚聚集在一起,时而追逐戏水,时而欢腾跳跃。江岸上,经过此处的人们只是静静地注视这一切,眼中并无过多的惊讶之色,因为这样的场景,他们已是司空见惯。
对水环境质量有着极高要求的江豚被称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统计显示,过去一年,长江南京段的江豚数量从50多头增加到约62头,数量增长的背后,意味着长三角区域长江大保护已经凝聚共识,长江生态系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在长江大保护的浪潮中,江苏段的各沿江城市都发生了巨变,污水滚滚入大江”的旧貌退出大众视野,“一江清水、两岸葱绿”美景重新回归。
作为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城市,南京改变了曾经“临江不见江,邻水不亲水”的状态,将生产性的岸线还原成了生活性和生态型绿色岸线。在临江之侧的河西新城,一条绵延11公里长的绿色丝带连接了鱼嘴湿地公园、鱼背欢乐滨江、绿博园等五大江边公园,目之所及,都是秀美壮观的江景。在张家港,生态修复后,成片的江滩芦苇,千亩滩涂湿地以及翩飞的群鸟让双山岛成为新的旅游胜地。而在江阴,通过腾笼换鸟生产岸线全部用于生态修复,昔日汽渡码头如今已变身成为韭菜港公园,让更多百姓感受到长江的变化。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差异大、开发强度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大,需要长三角城市群共同守护好一江清水。为此,苏皖两省率先建立长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在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开展试点。两省约定,只要滁河国考断面水质年度达标,上游安徽就将获得来自下游江苏的2000万元补偿金。若不能达标,则由安徽向江苏支付补偿金。目前,江苏已向安徽兑现40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的承诺。安徽也将所有生态补偿资金,全部用于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治理。如今,苏皖协同共治,守护一江清水的创新做法已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一个缩影。
联合作战,保卫同一片“水晶蓝”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浸润在初夏的阳光下,在一尘不染的“江苏蓝”里深呼吸,这是近期江苏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都说同呼吸,共命运,放眼长三角全区域,空气质量如何呢?翻开沪浙皖人的朋友圈,我们可以发现“水晶蓝”的美景也是频繁出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点缀其中。
6月6日,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公布的监测数据也证实:2022年,长三角区域重度及以上污染日同比下降50%以上,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通过数字看本质,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来之不易。31微克的背后离不开三省一市全方位的空气协同监测和联动治理,而“小指数”也在不断撬动着产业绿色发展。
以江苏为例,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企业数量众多,不仅废气排放量大,产污环节多,部分企业存在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治理水平偏低等环境问题。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全面推动各行业绿色发展。在常州滨江开发区,这里原本聚集着大大小小31家化工企业,当地淘汰落后产能,经过转型阵痛,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将生态红利转变为发展红利,聚焦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产业主线。去年,常州滨江开发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73.3亿元,同比增长26.8%,新医药产业产值达175.2亿元,同比增长152.1%。
地缘相近、水气相连的长三角,为守卫蓝天,不仅江苏在全面发力,上海也在逐年更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动态更新、数据详实的大气污染源数据库,有效支撑了城市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和污染控制决策。浙江则建成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目前,长三角治理手段更有力,区域内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现共享,联合进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区域环保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全面铺开;长三角污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区域固危废利用处置“白名单”全面落地;“绿岛”“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走深走实。
综合发力,共同唱响太湖美
横跨苏浙两省的太湖,北邻无锡,南濒湖州,东近苏州,是长三角地区的“大水缸”,也是长三角的“母亲湖”。2007年,太湖蓝藻水危机暴发,给所有太湖沿岸的人都敲响警钟,而在之后的十多年太湖治理中,沿湖各城市打破行政界限持续发力,江苏更是迈出关键的步伐。
初夏的无锡太湖,近处几艘白帆飘过,沿岸绿意葱茏,放眼远眺,碧水和长天一色。生活在无锡的居民都知道,为避免太湖蓝藻事件再次发生,无锡坚守“铁律”:不让一滴工业污水流进太湖。如今,太湖已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并蹚出了蓝藻湖泛防控的新路子。
除清淤减负提升水质外,江苏控源截污,削减入湖污染。近年来,江苏累计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5.85万家,去年省生态环境厅对5万余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核实涉磷的企业,推进规范化整治。将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太湖治理的“牛鼻子”工程,对流域163条骨干河道和106个湖泊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从源头上降低入湖污染负荷。沿岸的湖州,也搬迁关闭了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所有工业企业,清除太湖水面和周边水域养殖围网1000余亩,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苏浙建立了国内首个跨省湖泊高层次协商协作平台——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为跨地区湖泊湖长制深入落实提供了典型示范。同时,湖州和无锡签署了关于建立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十项机制”。今年,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又与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吴兴分局签订《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备忘录》,在两省交界纵向延伸1公里区域作为交叉联合执法区域,共同唱响太湖美。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