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相关资料图)
2、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3、《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4、”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5、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其文具有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
6、 2、创作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7、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
8、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9、 3、鉴赏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10、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11、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12、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13、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14、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15、《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16、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17、《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18、 4、作品影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
19、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20、《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21、《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22、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