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非法荐股打击力度加大,传统线下荐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知识付费等概念兴起,非法荐股又逐渐演变出一套“短视频、直播获客——小额收费引流——私密渠道荐股”的非法荐股违法犯罪新模式。(5月9日《经济参考报》)
媒体调查发现,非法荐股近期在网络上有“变脸重生”之势。怎么变脸呢?一是引流的噱头变了。以前,假冒的专家在所谓的投资机构业务员引荐下,直截了当地指导用户解套、调仓;现在,引流过程“含蓄”很多,常以“知识付费”“财经科普”为借口,先推销一些小额的付费课程,然后再针对潜在用户特点施展骗术。为了掩盖不法目的,付费视频课程中会刻意注明“嘉宾个人言论不代表平台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等警示语句,试图涂抹合法合规的色彩。二是流量转化更隐秘。从引流到施骗,犯罪的链条被拉长。有的不法分子还用“跨平台”的办法来隐蔽犯罪。譬如,先在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建立“成功投资人士”的账号矩阵,再利用这些矩阵发布投资信息,对留言用户层层筛选,最后把用户引导至各个粉丝群“割韭菜”。难怪有媒体惊呼,引流式“非法荐股”已演化成适应互联网生态土壤的新型犯罪模式。
无论非法荐股如何装扮自己,都无法遮掩其潜在的巨大危害。“引流型”非法荐股不仅会成为金融市场谣言的温床,而且会与证券市场犯罪团伙相互呼应,在“养粉”荐股后反向操作收割散户,实施操纵证券市场犯罪。所以,随着打击防范的难度在增大,排查和打击非法荐股的手段也需要升级。其中,对花式引流的非法荐股“截流”事关打击与防范两方面,亟须给予重点关注。譬如,强化平台审核,对财经博主发布超资质范围的内容必须预警和制止,及时隔绝用户获取问题课程的渠道。券商也应与投资者形成合力,加强警示宣传和对交易异常账户的监控,共同筑牢防范非法荐股的防火墙。(杨博)